首頁- 新聞中心- 黔圖匯- 人才網- 視聽中心- 專題- APP

                訂閱
                首頁| 全州| 時政| 領導| 縣市| 綜合| 發布| 視聽| 行業
                首頁 > 每周人物 > 正文

                守住綠水青山篇 | 做文筆山的“鉆山豹”

                在線投稿 投稿信箱:tougao@qdn.cn  新聞熱線:8222000  值班QQ:449315
                時間:2022-12-27 10:57:25  來源:黔東南信息港  

                黃平縣重安鎮清水江村黨員:張家勝
                  12月21日 星期三 晴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清晨8點,吃過早飯,我穿上迷彩服,換上解放鞋,帶領護林隊員向文筆山進發,開始了新一天的巡山護林工作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文筆山涌綠疊翠,資源豐富,是清水江村的“金山銀山”。我和文筆山已經相伴39年,由于常年穿山越嶺,臉曬得黝黑,村民們送了我一個綽號——鉆山豹。


                張家勝在清理林間雜草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夜里下了一場小雨,文筆山上的林木愈發生機勃勃,空氣愈加清新,清脆的鳥鳴聲不絕于耳……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然而,誰能想到,39年前,這里還是一座光禿禿的荒山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1977年,我應征入伍,在部隊榮立三等功,并光榮加入了黨組織。1983年退伍返鄉后,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當時的文筆山,滿目荒蕪,水土流失嚴重,冬天刮大風,黃土漫天飛揚;夏天下暴雨,泥石流順山而下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村民常年廣種薄收、靠天吃飯。遇到干旱年頭,糧食減產,甚至顆粒無收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面對貧困的現實,出路在哪里?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我和村黨支部一班人經過反復調查論證,決定以開荒興林為突破口,讓荒山變綠,窮山變富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“對于一貧如洗的山里人來說,談何容易!”當村黨支部把這一發展規劃提交村民討論時,遇到了不少阻力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是苦干還是苦熬,兩種思想展開了激烈的斗爭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有人說,上山種樹不知牛年馬月見效益,還不如種點包谷哄哄肚子實惠些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大多數黨員和群眾則認為,窮則思變,擺脫貧困就要從根本上改變生態環境,為經濟發展創造條件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通過兩天兩夜的討論,最后通過了村黨支部的發展規劃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1983年冬,我帶領村民背起鋪蓋、扛著鋤頭,浩浩蕩蕩來到文筆山安營扎寨,開荒造林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為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,我拿出自己的退伍費,給參與種樹的村民每人每月補助2元錢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開荒整地、挖坑栽樹、澆水護苗……渴了,喝一口冷水;餓了,啃一口干糧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當時正值寒冬臘月,大伙沒日沒夜地玩命干,汗水濕透全身,冷風一吹,透心地涼,衣服現出一片片白色鹽漬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冬去春來,原本光禿禿的文筆山,開始涌動起片片綠色,當年全村造林面積達999畝。


                張家勝(右)和村民一同補種樹苗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俗話說:“三分造,七分管。”為了守護好這些歷盡千辛萬苦種下的樹木,村里組織起護林隊,在村干的帶領下,定期對山林進行巡邏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背著干糧、水壺,手持鐮刀,一路披荊斬棘?吹阶约河H手栽下的樹木一天天長大,心里感到特別欣慰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這樣的日子不覺走過了39載,“鉆山豹”的綽號也越傳越遠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山青了,水綠了。如今,全村現有林地面積2900畝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進入清水江村,只見坡坡嶺嶺綠潮涌動,林海濤濤,常年煙霧繚繞,云雨不斷。


                張家勝(前)和干部群眾巡山歸來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“山上多栽樹,等于修水庫。”今年雖然遇到幾十年未見的旱情,但清水江村因受益于良好的生態環境,照樣清流潺潺,大旱之年“不喊渴”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更為重要的是,郁郁蔥蔥的林海,成為了清水江村脫貧致富的“綠色銀行”。村民們依托良好的自然資源,大力發展鄉村游、農家樂、林下種養等產業,全村苗木、花卉、果樹和蔬菜種植面積達1000余畝,建起林下養雞、養豬基地5個,農家樂3家,穩定解決村民就近就業300余人,村民從綠水青山中收獲了金山銀山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我們這個曾經一窮二白的小山村,現已蛻變為農商旅融合發展、農民穩定增收、農村全面發展的宜居宜業美麗家園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如今,我雖然已經67歲,但依然堅持每天上山巡山護林、見縫插綠,不斷播撒下綠色的未來。
                 
                  青絲變白發,為綠終不悔。我就像“鉆山豹”那樣,在大山里披荊斬棘,一刻也沒停止腳步。(李田清、王佳麗、魏麗萍、劉軍/整理 姚寧/攝影)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葉敏【收藏】
                上一篇:守牢發展底線篇 | 回村創業當“明星”
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最后一頁

                相關新聞

               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,亚洲综合五月天激情视频,亚洲日韩久久国色,国产午夜福利一级无码